> 文章列表 > 轨道能级顺序

轨道能级顺序

轨道能级顺序

轨道能级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则,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遵循以下顺序:

1. 第一能级组:1s,容纳2个电子

2. 第二能级组:2s, 2p,容纳4个电子

3. 第三能级组:3s, 3p,容纳6个电子

4. 第四能级组:4s, 3d, 4p,容纳8个电子

5. 第五能级组:5s, 4d, 5p,容纳10个电子

6. 第六能级组:6s, 4f, 5d, 6p,容纳12个电子

7. 第七能级组:7s, 5f, 6d, 7p,容纳14个电子

8. 第八能级组:8s, 5g, 6f, 7d, 8p,容纳16个电子

9. 第九能级组:9s, 6g, 7f, 8d, 9p,容纳18个电子

这个顺序遵循能量由低到高的原则,并且随着主量子数n的增加,相邻能级组之间的能量差逐渐减小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轨道能级如何影响电子排布?

氢原子轨道能级顺序是怎样的?

锂分子轨道能级有哪些特点?